关工委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政管理 >> 关工委 >> 正文

“中国结”工艺


2015年09月24日 00:00  点击:[]

中国结全称“中国传统装饰结”。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艺编织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可以说人类历史有多长,结艺的传统就有多长,历千年而不衰。从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从结绳记事开始,当时结绳就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用品,同时还具有记载历史的功能,因而结绳在人们心目中是十分神圣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就开始使用绳纹来装饰事物,为结绳注入了美学内涵。除了用于器物的装饰,结绳还被应用于人们衣服、配饰上。因此结绳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结不仅具有造型、色彩之美,而且皆因其形意而得名。中国结代表了中国人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每一个中国结也有其独特的含义。如盘长结、藻井结、双钱结等,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文化信仰及浓郁的宗教色彩,体现着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良好愿望。如在新婚的帖钩上装饰一个“盘长结”,寓意一对相爱的人永远相随相依,永不分离;在佩玉上装饰一个“如意结”,引申为称心如意、万事如意;在扇子上装饰一个“吉祥结”,代表大吉大利、吉人天相、祥瑞、美好;在剑柄上装饰一个“法轮结”,代表弃恶扬善之意;在烟袋上装饰一个“蝴蝶结”,“蝴”与“福”谐音,寓意福在眼前;大年三十晚上,长辈用红丝绳穿上百枚铜钱作为压岁钱,以求孩子“长命百岁”;端午节用五彩丝线编制成绳,挂在小孩脖子上,用以避邪,称为“长命缕”;本命年里为了驱病除灾,用红绳扎于腰际。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是用“结”这种无声的语言来寄寓吉祥、安康。特别是在表达爱情方面,男女双方往往采用委婉、隐晦的形式,因而“结”从而义不容辞的充当了男女相思相恋的信物,将那缕缕丝绳编制成结赠与对方,万千情爱,绵绵思恋也都蕴含其中。梁武帝诗有“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诗经》中关于结的诗句有:亲结其缡,九十其仪。这是描述女儿出嫁时母亲一面与其扎结,一面叮嘱许多礼节时的情景,在这一婚礼上的仪式,使“结缡”成为古代成婚的代称。晋朝的刘伶在《青青河边草篇》中写道:梦君结同心,比翼游北林。

唐代是我国文化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此期间,诗词等文学作品对结的承颂也成为突出的内容,如唐朝著名诗人孟郊的《结爱》,当属这方面的代表之作: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始知结衣裳,不知结心肠。坐结亦行结,结尽百年月。到了明清时期,中国结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在许多日常生活用品中,如轿子、窗帘、彩灯、帐钩、折扇、腰带、花篮、项坠、香袋、荷包等等上面都有结的出现,并且样式繁多,配色考究,名称巧妙,令观者叹为观止。

结字,把我们同祖先思绪相连;结字,使我们与古人情意相通。正可谓是: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中国结一直作为女红的一项重要手艺在民间广泛流传。但随着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它与许多传统技巧一样,慢慢被人们忽视遗忘。但是在追求美的今天,人们又发现中国结这种传统工艺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品味和传承的宝贵价值。它不仅是一种美丽的形式和巧的展示,更是一种自然灵性与人文精神的表露,其背后蕴藏着质朴、自然的情愫,饱含对人的亲和之质以及机器永远无法取代的人工之巧。于是,中国结又重新流传且倍受人们的青睐。

中国结的制作是非常“费时”、“费工”的,或许花了很多时间,都做不出一个满意的作品来,但是在这个做的过程中却是一种美的享受,一种性情的陶冶,一种精神的提升,一种思想的升华。中国结有一句口诀:三分编、七分扯、外加修。修则是为结子做最后的修饰。在编、扯的过程中,我们手中的绳子似乎成为穿越古今的媒介,似乎在与古人对话,也似乎回到了那个充满灵性的古代世界,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乐趣。

目前中国结的基本结式有几十种,其名称则是根据结子的形状、用途、或者原始的出处和意义而命名。中国结结形和功能与西洋结、日本结等有着显著的差别,特别是结构复杂的结子,变化无穷,装饰的功能也很强,如同书法、摄影作品一样,充分反映出中国文化的优美和深邃。

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中国结艺是一件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事,每当节日喜庆之际,当我们看到那充满东方文化古韵的中国结早已挂满大街小巷之时,不正是我们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中国结艺而带来的一种美的享受吗。

上一条:校关工委在永利官网召开第一片组工作会议 下一条:“丝网花”工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