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是国民幸福指数的重要衡量指标。旅游产业关乎人民生活质量,是增强国民幸福感、提升国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的产业,是“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让人民群众满意,不仅要让旅游者感到满意,也要让旅游目的地居民感到满足和幸福。 今年3月在湖南省旅游发展大会上,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强调,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加快建设旅游强省。发展全域旅游,建设旅游强省的意义不应只是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更应体现为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湖南省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已明确将“以人为本,旅居共享”确定为我省发展全域旅游的基本原则,强调既要让游客游得满意,又要让居民生活得幸福。尽管湖南多地提出了“全域旅游,全民共享,全民幸福”的口号,但是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当地居民幸福感,是我省进行全域旅游建设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梳理国外全域旅游的成功案例发现,当地政府大多在以下三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促使全民共建共享全域旅游,进而提升当地居民的幸福感和自豪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坚持以民为本,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全域旅游倡导旅游目的地全民共建共享。当地居民的态度既是全域旅游发展效应的直接体现,又会反作用于当地全域旅游的发展。只有当地居民切实体会到全域旅游发展为其带来的实质性利益和幸福感受时,才会进一步支持和推动当地全域旅游的发展。因此,当地居民幸福感既是创建全域旅游目的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又是衡量当地全域旅游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当地政府在建设全域旅游时,应注意改革和完善配套的绩效考核制度,确保旅游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提升。缺乏相应的考核制度支撑,提升居民幸福感就有可能流于形式,成为空话。
法国在创建全域旅游区域时就强调将当地居民态度纳入考评指标体系。例如,法国一半的市镇都是“鲜花小镇(城市)”,包括著名的吉维尼小镇、科尔马小城、依云小镇等。自1959年开始评选时,市民参与度和敏感度一直就是非常重要的考核指标。时至今日,用花草园艺美化环境已成为当地居民的集体意识,而美丽的生活环境也令当地居民感到荣耀和幸福。
我省在进行全域旅游目的地建设时,也应考虑增加“以当地居民为本”的考核指标,例如,居民获益、满意和参与度等,以促使当地政府对全域旅游工作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监管,最终实现旅游经济发展、当地民生幸福与社会和谐的共赢。
二、增强居民参与度,保障当地居民利益
发展全域旅游的根本目的是让当地人受益,提高当地人的生活质量,增加当地政府的收入。世界旅游的规律表明,旅游开发到一定阶段,旅游目的地居民可能因难以长期容忍旅游业的负面效应,逃离当地或反对旅游业的发展。例如,在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巴黎,每逢旅游旺季城市交通严重阻塞,人们往往怨声载道。一些景点附近的居民会自发组织起来,阻止满载游客的大巴车进入市区;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兴盛的旅游业推高了生活成本,熙熙攘攘的游客令当地居民不胜其烦,大批市民不得不“逃离”家园,选择到意大利其他城市或欧洲大陆居住。其常驻人口由50年代的17.4万人锐减到现今的不足6万人。与传统的“景点旅游”相比较,全域旅游更强调居民与游客的有机融合,强调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深度全程体验。居民的热情好客和对本地生活的自豪感都会直接影响当地的旅游形象和顾客满意度。要避免和减少居民的敌对情绪,全域旅游的发展更需要精心设计合理的社会参与利益分享机制,以保障当地居民的利益。
夏威夷居民曾连续3年被评为"美国最幸福的居民",这与夏威夷开发旅游时一直坚持“让当地人受益”原则不无关系。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夏威夷旅游局就注重调查当地居民在旅游开发中的受益情况和感受,并于1997年成立夏威夷原住民接待业协会,致力于在当地居民和旅游业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多年的努力,夏威夷的原住民不但有权参与旅游决策,获得大量的旅游业就业机会,还从许多政府政策中受益。例如,根据夏威夷律法,所有海滩必须让当地居民方便进入,每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当地居民可以免费参观伊奥拉尼皇宫。正是多年来善待当地居民,重视居民参与,保障居民利益,使得夏威夷居民幸福感较强,进而自发形成了热情友好的旅游氛围,并使之成为夏威夷旅游的形象符号。
为保障当地居民利益,我省全域旅游目的地政府可学习夏威夷模式,采取以下措施建立和完善利益共享机制:健全法律保障机制,保障当地居民参与旅游规划和决策的权利;成立当地居民旅游发展委员会等机构,代表居民参与旅游决策,监管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经营行为;安排就业机会,保证当地居民优先被雇佣的权利;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旅游经济活动,分享“产业红利”;完善收入分配和税收机制,保障旅游开发后当地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健全经济补偿制度,为那些未直接参与旅游开发但同样受其影响的当地居民提供必要的经济补充。
三、加强公共服务和设施,创建旅居共享环境
全域旅游强调不仅要为外来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本地居民的休闲需求。全域旅游目的地不仅应是外来游客的旅游乐土,是宜游之地,也应是本地居民的幸福家园,是宜居之城。
瑞士因其优美的自然环境,高品质的生活水平等,一直被列为“全球最宜居的国度”之一,瑞士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极高。瑞士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一方面十分强调原生态自然美景的保护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这极大地增强了居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致力于公共服务和设施体系的建设。例如,城市内街道干净整洁,芳草如茵,繁花似锦,境内所有的城市、乡村和景点之间都有铁路、巴士、游船、观光缆车等公共交通相连,徒步、轮滑、山地自行车、帆船等休闲运动项目配套设施完善,超市、医院、图书馆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当地居民生活的舒适性、便利性和享受性,满足居民的休闲需求。
我省旅游目的地在建设全域旅游时,也应遵循“主客共享”的理念,构建高品质的旅游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其一,以清洁家园为基础,整体优化生活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建设城市公共绿地、城市公园、市民广场、绿道休闲慢行系统等公共休闲与文化娱乐场所。其二,加强公共交通体系建设,使城市、乡村、景区之间有便捷的交通连接和服务,机场、车站、码头到主要景区之间的交通实现无缝对接。其三,依托目的地客运枢纽和站点,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提供便利的信息咨询服务。其四,全域覆盖旅游厕所、停车场、环保设施、交通标识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为“主客”出行提供方便。其五,完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实现重点旅游场所WIFI全覆盖,以“智慧旅游”为手段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最终使得居民在为游客提供良好服务,创造良好环境的同时,自己也身处其中,享受着良好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休闲环境以及公共服务和设施所带来的生活质量的改善、幸福感的提升。
刘芳\ (永利yl23411no1副教授、博士)